福建南平市出台实施方案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
- 2023-09-11 11:09:0025604
- 来源:仪表网
【网 行业政策】近日,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南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市初步建立先进测量体系,计量技术保障能力满足我市需求,市级社会公用计量建设达110项。完善各县(市、区)强制检定覆盖,筹建延平区质量计量检测所,强制检定项目市级建标覆盖率达83%,其中民生计量器具及企事业单位计量器具的建标覆盖率达82%以上。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1500家。
到2035年,全市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与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新突破,建成1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建立有效的新型计量监管模式,计量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水平不断提高,计量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形成计量社会共治格局,满足全市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
《实施方案》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包括:
(一)推进计量科技创新发展
1.加强计量科技创新
围绕培育“3 4 5”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开展在线计量技术研究,承担1项以上省级计量科研项目。鼓励、支持计量科学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检”相结合的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展多学科融合、多领域合作,促进计量技术机构与所、高校、大型骨干企业计量创新成果的融合。
2.加强量传溯源设备建设
加强智能化计量器具设备建设,开展双碳感知装备、智能传感器、智能茶叶分装机、智能仪表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我市企业计量器具设施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开展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围绕食品加工生产、氟新材料、环境监测、电线电缆等领域,鼓励计量技术机构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合作,参与标准物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标准物质研制成果有效转化。
3.加强计量数字化应用
推动计量数字化应用,提升计量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强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利用,提高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开展充电桩、智能燃气表检定计量数据采集、应用研究,推动计量数据跨行业融合共享,安全有序流动。
(二)推进计量应用能力提升
4.提升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积极参与省级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系统建设,加强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和利用,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提效。发挥计量在推进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做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审查、计量技术人员培训、企业计量标准建立等技术服务,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立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能力。开展能效标识、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增强全社会节能产品使用意识。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进一步细化碳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选择3—5家优质企业开展低碳排放工作试点。
5.提升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计量的保障能力
围绕疾病防控、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食品加工、中医药等领域,加大对新型化验、诊断、治疗设备的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面向全市居民健康管理、重大疾病发现、疫情防控保障等领域需求,新建听力计、眼压计、综合验光仪计量标准,加强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诊断系统、分析系统、健康检测系统等智能医疗设备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提升全市在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司法鉴定等领域的计量基础保障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探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6.支持特色生态产业质量提升
围绕我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部署,建立起覆盖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特色生态产业全链条计量服务体系,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重点研究食品加工产业加工过程关键测量方法、研制产业领域先进测量装备,满足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对生产关键参数测量技术和计量科技创新服务为产业的科研和发展起到引领、促进和创新作用,提升产品质量。与福建省计量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申报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力争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南平分中心落地武夷山。
7.支持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
聚焦我市制造业领域“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难题,加强多参数检测、远程检测、自动化检测、在线检测等技术方法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快速计量测试能力。加快林竹加工、旅游康养、机电制造、氟新材料等产业生产过程的测量设备动态校准等数字计量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
8.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市市场监管局与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要积极对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申报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事项,强化绿色低碳计量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碳计量测试技术需求分析,强化碳排放计量数据应用研究,围绕碳排放统计核算、碳交易等需求,开展碳计量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开展能源资源及碳计量设备测试校准服务,做好碳计量监督技术支撑,加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对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计量审查。
(三)推进测量体系优化升级
9.加强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
加强以市、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第三方校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为主体的计量标准体系建设,优化量值溯源网络,提升量值溯源效能。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在重点领域新建一批计量标准,着力解决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的测量技术“瓶颈”。
10.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予以支持,配齐配强计量技术机构人员,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标准能力建设,强化计量监管和基层、基础能力建设。保障法制计量监督开展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有效运行,强化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建设,保障基本的强制检定项目开展,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帮助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建立计量实验室。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和力量,鼓励社会校准机构向市场提供优质的计量校准服务。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建立联合计量实验室,构建多元、开放的计量新格局。
11.加强强制检定计量标准建设
开展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在贸易结算、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提升我市强制计量器具覆盖能力。结合我市民用燃气、集中充电桩等建设需求,加强民用燃气表、充电桩等强制检定计量标准的建设,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
12.加强企业计量体系建设
引导“3 4 5”产业集群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与其科研、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其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打造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单位。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推动企业加强计量检测与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工业园区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高水平一站式计量服务,完善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
13.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计量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提高计量人才能力和水平。推动计量技术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合作,加强计量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团队。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岗位设置,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高级工程师等聘任制度,提升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依托,加强计量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和计量专业职称评聘工作。培养一批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计量标准考评员,支持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
(四)推进计量监管提质增效
14.推动计量智慧监管创新
聚焦数字赋能,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充分运用计量器具数字化监管系统,有效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和数据库,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方式转变。在加油站、眼镜店、大型商超等行业全面推行赋码强检计量器具,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其他民生计量器具实行赋码管理,提高消费者对计量器具的信任度。
15.推进计量监管效能提升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加强对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民生计量监管,积极推广“贸易结算类电子秤‘三统一’计量监管运行模式”在全市农贸市场的应用,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效维护百姓合法权益。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的监管,督促指导重点用能单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
16.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建立“政府部门推动、企业经营者自律、社会各界监督”三位一体的诚信计量长效运行机制,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以“加油站‘四个一’诚信计量规范化建设”为模板,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增强示范效应,推动商业、服务业诚信意识提高,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氛围。
17.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合力,加强计量执法,加大对计量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及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行为。规范计量服务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
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科研支持;狠抓工作落实。
相关资料下载: